党建工作

       PARTY CONSTRUCTION
党建活动
学习交流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坚定文化自信

信息来源:孙悦  添加时间:2018/01/15  浏览次数:6189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文化兴盛的支撑。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推动文化繁荣,才能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和强大文化保障。

坚定的文化自信,与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条件。

究竟什么样的文化能够令我们自信?

习近平给出了答案: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心理建设”,需要更加清楚地认知我们的文化对人民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重要价值。充分而清醒的文化自信将支撑中华民族不断焕发新活力、开辟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四个自信”,并将文化自信视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可谓高瞻远瞩。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所要自信的文化究竟是什么文化,即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今时代我国的文化主要也就体现为这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文化是“我们自己的文化”。

中华儿女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历史可谓与革命相伴而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最生动的象征。以井冈山、长征、延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传统,也是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起来的。

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汉大学教授沈壮海认为,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表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文化自信并非泛泛空谈,坚定文化自信同样需要落实到实践中。

无论在国际场合还是针对国内的考察讲话,习近平经常引用古诗词来表达观点。

对文艺工作者,他强调,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等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的文化自信逐步增强。孔子学院的不断落地、各国“汉语热”的兴起、文学作品获得的各类国际奖项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彰显影响力并逐渐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体现。而唯有做到文化自信,才能更有底气地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优秀文化。

近代以来,中国这个5000年文明古国,遭遇了“走向世界的挫折”,深陷过文化自卑。但中华儿女硬是在苦难中奋起拼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使今日之中国站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新起点上,也使我们更有理由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更加坚定我们的自信。

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现在,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与面貌一新,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日益成为现实,也随着人们的文化饥渴与精神急需,迫切需要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实现更大的繁荣昌盛、转化发展,实现国家民族人民精神资源的最大化,使我们的文化事业取得与中国的国力、历史与国际地位更相称的创造与成绩。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