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中数动态
专题专栏
通知公告
中数讲堂 | 孔令志:区域数字化实践与发展—以非遗数字化文创为例

信息来源:中国数字文化集团  添加时间:2023/09/13  浏览次数:320次

DM_20231016150938_016.PNG

(本文根据孔令志在通辽市文化数字化人才建设培训班的授课内容整理)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以数字技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社会传播和全民共享,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对非遗的尊重意识、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以新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文化走向世界,换发新时代的光彩。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政策,在通辽市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研讨会暨文化数字化建设人才培训班上,孔令志在授课中提到:在数字化的今天,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到了非常关键的节点,不断提高数字技术应用于非遗保护的精确度是一个考验。在现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我们有条件通过数字技术将非遗原生的环境、肌理、结构乃至不同版本等保存下来,还可以智能识别特定时期的文化符号,提高解码历史文化的能力和水平。非遗数字化是将人类精神记忆和文明转化为数据记忆、进行永久保存的重要途径,对文化传承和文明延续有重要价值。

DM_20231016150938_012.PNG

目前,通辽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8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4项。其中传统技艺类项目: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科尔沁刺绣、哈啾嗨制作技艺、科尔沁皮雕画、科尔沁绳结技艺等;传统美术类项目:版画、书法(蒙古文书法)、蒙古族民间图案等;民俗类项目:科尔沁服饰、库伦荞麦传统饮食等。

通辽市积极挖掘非遗项目及产品价值,结合市场实际,发展“非遗+文创”孵化民族文化新品牌,开发一批以民族服饰、民族舞蹈、民族餐饮、民族工艺品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及文创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逐步打开了文旅融合新局面。通过对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的“再挖掘”与“再创作”,将非遗元素注入产品功能和实用性中,通辽非遗文创产品正在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1697442279658798.png

DM_20231016150938_013.PNG

展陈及文创产品设计

DM_20231016150938_017.PNG

1697442337851439.png

(一) 文化消费模式的重塑

1. 数字内容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需求。网络文娱市场规模正在超越传统娱乐市场,成为文娱市场的主体。

2. 文化消费的互动需求凸显社交属性。与传统文化消费单向性不同,人们在文化消费过程中越来越注重话题分享和即时交流。

3. 场景式文化消费越来越受关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技术应用为改善文化体验提供了可行途径,甚至把高品质的体验发展为一种具有高价值量的消费形态。

(二) 文化创意产业的线上转型

疫情期间,以线上消费为主的数字文化产业相应地爆发式增长。

一是疫情对数字文化产业用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特殊时期形成的用户使用习惯未来会保持一定惯性;

二是疫情加速了直播与商业业务的结合,将推动新的线上服务场景的构建;

三是疫情将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的线上转型,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趋势,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1697442371707833.png

DM_20231016150938_006.JPEG

DM_20231016150938_007.JPEG

1697442427968126.png

(一)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文化产业领域,尤其是数字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因为数字产品的独特属性,针对数字产品和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具有滞后性,新模式和新问题的出现也对相关立法和监管工作不断提出新要求。

(二) 文化创意产业缺少成型的商业模式

在疫情的影响下,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加速融合催生新业态的发展,但传统文化产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阻力与障碍,主要体现在优质产品数量不足,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

(三)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均衡

从数字文化产业区域分布来看,城市仍然是数字文化产业主要聚集区,城市居民对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接受程度更高。受制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消费生活理念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与城市居民相比,乡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活动更为单一。

1697442461873319.png

(一) 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是随着新产业的兴起,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形成的新型文化,如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短视频等;另一方面是传统产业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转型升级,如数字博物馆、数字出版、数字影视、数字音乐等。

对此,一是依托“新基建〞,加快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开发数据,形成文化产品。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将有力地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利用。二是利用提升数字技术促进文化创作、传播和接受方式的创新,让精品内容实现多元化衍生,为优质文化产品内容生产聚合广泛的创作主体。三是利用数字化延长文化产业链,促进结构优化,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打造高文化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统一的产品。四是利用数字化为文化产业转型提供新动能。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文化产业集聚方式渐渐从企业集聚、项目集聚发展到要素集聚和业态集聚,互联化程度越来越深。

(二) 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下沉到地方

疫情也为文化消费下沉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突破口。疫情促使地方文化企业结合地方生态,积极联合大型平台企业进行下沉市场的拓展。另一方面,部分下沉市场的文化娱乐需求转向在线释放。

一是推进文化数字资源进地方,完善地方的公共文化基础建设。此外,还需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康养”行业,完善民生保障信息服务,提升地方治理能力。二是依托数字媒体促进优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打造地方文化品牌。通过深入推动地方文化信息化,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 特色主导产业,建立“数字博物馆”,加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三是激发下沉市场中的文化消费力,培育新的消费需求与消费习惯。疫情逼迫全行业进行转型升级,整个互联网生态也正迎来范围更广、渗透更深的集中下沉。通过数字阅读、在线教育、数字文化设备、多媒体设计等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布局,能够有效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以文化振兴实现乡村振兴。

(三) 打造公共服务与商业运作互惠合作模式

数字文化产业基于创意经济而发展。创意经济由高新技术支撑而成为新的经济形态,数字技术淡化了创意产业内容的界限,使数字文化产业在多环节产业链条中形成产业融合的态势。因此,文化产业在进行数字技术包装之后,商业模式也相应发生了改变。管理平台的多维化与传播媒体终端多样化,决定了应建立新的公共服务与商业运作合作模式。

一方面,可以将经营性文化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文化资源利用数字化进行整合,形成一站式搜索平台供用户使用。平台建设可由双方合作,或交由第三方运营。此外,可以促使文化企业单位提供文化资源,文化事业单位引导客户群。例如,数字文化企业可将许多珍贵的史料与文物进行开发,形成有声读物、纪录片、纪念品等文化衍生品,进入商业流通领域。另一方面,可以促成文化事业单位提供文化资源共享,文化企业单位提供技术与平台。

1697442514509026.png

中数集团已经建成国家舞台艺术影像库、中国传统音乐数据库、中国大学生优秀动漫作品库、伟大征程艺术档案数据库、世界音乐资源集成数据库、世界乐谱资源集成数据库、世界美术资源集成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等8个主数据库;完成中国戏曲影像库、原文化部春节晚会资源库、中华民族音乐资源数据库、丝绸之路上的民族音乐赏析数据库、中国戏曲老唱片数据库等69个子库建设。目前系统内已关联视频6483件、音频25222件、图像129109件,合计文化资源数据16.5万件、文化资源数据集683个。数字文化产业基于创意经济而发展。创意经济由高新技术支撑而成为新的经济形态,数字技术淡化了创意产业内容的界限,使数字文化产业在多环节产业链条中形成产业融合的态势。因此,文化产业在进行数字技术包装之后,商业模式也相应发生了改变。管理平台的多维化与传播媒体终端多样化,决定了应建立新的公共服务与商业运作合作模式。

中数集团自有德国CRUSE Scanner Synchron Table 4.0非接触式超高精度高端扫描仪等行业领先设备,目前已完成苏州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戏曲博物馆等近1.2万件馆藏精品的数字化采集工作。完成了苏州博物馆残片类、织物类、古籍善本类馆藏文物6000余件,苏州丝绸博物馆服饰类、残片类、织物类等馆藏文物203件979页,苏州戏曲博物馆堂名灯担、古籍善本类馆藏文物4200余件,苏州吴中区吴文化博物馆瓷器、漆器、金银器、纺织品等各品类馆藏文物1082件的二维、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

1697442546224647.png

DM_20231016150938_008.PNG

以苏绣为设计元素,进行矢量化提取,二次创作出3个原创主题视觉图,50余款可落地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案。

DM_20231016150938_010.PNG

用提取出的“仙鹤”“花朵”“海水”等元素进行再创作,得到三个二次创作主视觉画面。

DM_20231016150938_014.PNG

DM_20231016150938_011.PNG

DM_20231016150938_014.PNG

DM_20231016150938_009.PNG

热点聚焦